韜光養晦?戴秉國改賣SK-II 【Comment】 這是,有志之士的諤諤之言?戴秉國雖然權傾一方(黃震女婿),面對羅援少將等的強硬叫陣,只能以古人鄧小平的韜光養晦來壯聲勢(實際以只剩一年多任期的胡錦濤與十七大為表)。注意到他又提到「核心利益」,顯見此已為不分鷹、鴿的共同準則。文章的中後段,又提及許久未提的在台灣問題與軍備發展,仍為「核心利益」,態度一樣強硬並無減緩跡象。時間太短、轉彎過大,東南邊還有葛萊儀敘述的好馬相挺,戴秉國的韜光養晦多只能視為大張的SK-II──為諾貝爾和平獎的護膚保養。 不當頭不爭霸不稱霸是中國基本國策和戰略選擇●戴秉國(2010.12.07)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繪制了未來5年我國發展的宏偉藍圖。在對外工作部分再次提出,高舉和平、發展、合作旗幟,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維護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同世界各國一道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這是對當代中國對外舉什麼旗、走什麼路、達到什麼目標和怎樣實現目標的深刻闡述,對做好新形勢下的對外工作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一、中國為什麼提出走和平發展道路?   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並非主觀想象或拍拍腦袋的產物,而是我們深刻認識到當今世界發生了很大變化,當今中國發生了很大變化,當今中國與世界的關係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必須因勢利導,因時適變,走出一條既符合世界發展潮流又符合本國國情的路子來。   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由於經濟全球化與信息化深入發展,科學技術迅猛進步,世界變得越來越“小”,儼然成了“地球村”。各國相互聯係、相互依存、利益交融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共同利益變得越來越廣,需要攜手應對的問題越來越多,互利合作的願望越來越強,從某種意義上講,世界已是一種“利益共同體”。任何國家哪怕是最強大的國家也不可能獨善其身、單打獨鬥,任何國家的行為不僅事關自己,也會對其他國家產生重要影響。那種只顧自己不顧別人,以武力徵服、威脅別人,或以非和平手段謀求發展空間和資源的做法,越來越行不通。那種以意識形態劃線,以各種理由拉幫結夥,一方或幾方就想獨攬世界事務的做法,也越來越不得人心。在日益增多的各種風險和挑戰面前,要 開幕活動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各國唯有同舟共濟而不是同舟共“擠”,同舟共渡而不是同舟共“鬥”,才有出路。   當代中國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們從“以階級鬥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從搞計劃經濟到推進各方面改革,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狀態和片面強調自力更生,到實行對外開放、發展國際合作;從以意識形態劃線到主張各種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和諧並存,全方位發展對外關係,中國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迫切要求我們必須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出發,牢牢把握現階段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當代中國同世界的關係也發生了歷史性變化。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國日益融入國際社會,同世界的聯係越來越緊密,中國的前途命運日益同世界的前途命運聯係在一起。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穩定也離不開中國。如果我們不能很好地處理同外部世界的關係,新世紀頭20年由國際形勢總體和平、大國關係相對平穩和新科技革命迅猛發展提供的發展機遇就可能喪失。 二、和平發展道路是一條什麼樣的道路?   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在深刻把握時代特徵和中國國情,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研究借鑒其他大國發展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的嶄新發展道路,既是我國發展戰略的重大抉擇,也是我國對外戰略的重大宣示。   我把這條道路的特點概括為“五合一”:一是強調發展的和平性。中國不但不會搞西方列強侵略、掠奪、戰爭、擴張那一套,還要把我們的力量用來為世界和平服務,將發展與和平有機統一起來。二是強調發展的自主性。獨立自主是中國外交的根本特徵,自力更生是我們的優良傳統。三十多年來,我們始終把發展的基點和重心放在國內,主要靠改革開放,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奮,靠不斷擴大內需,靠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求得自身發展。三是強調發展的科學性。按照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既著力推動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又積極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確保和平發展進程有一個良好的國內環境。四是強調發展的合作性。中國是國際大家庭的一員,只有風 G2000雨同舟、利益共享、責任共擔,才是最符合自己和別國利益的。我們主張對外要友好,不要敵視;要合作,不要對抗;要互相信任,不要相互猜疑;要平等相待,不要強加於人。五是強調發展的共同性。中國堅持自己的國家利益與人類共同利益的一致性,在自身發展的同時,努力與世界各國實現共同發展,決不做損人利己、自私自利的事。我們知道,要想自己發展,必須讓別人發展;要想自己安全,必須讓別人安全;要想自己活得好,必須讓人家也活得好。 三、中國的發展走向和戰略意圖是什麼?   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特別是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和經歷國際金融危機考驗之後,中國的戰略走向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關注。這裏要指出的是,所謂中國的戰略意圖並不像有些人想得那麼復雜、那麼深不可測,好像我們深藏著不可告人的目的和野心。其實,中國的戰略意圖就是4個字:和平發展,即對內求和諧、求發展,對外求和平、求合作。這是在今後很長時期裏,我們幾代、十幾代甚至幾十代人想的一件事,要做的一件事,是我們100年、1000年也不會動搖的一個方針。具體地講,就是要通過和平的方式,通過對自身制度的不斷改革和完善,通過中國人的艱苦奮鬥和發明創造,通過同世界各國持久友好相處、平等互利合作來實現上述目標,使佔人類1/5強的中國人能告別貧困,過上比較好的日子,使中國成為人人安居樂業、大家和睦相處,政治文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人與自然都協調發展的國度,成為國際社會最負責任、最文明、最守法規和秩序的成員。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根據中國的國情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總之,中國人窮日子過得太久了,最大的戰略意圖就是使自己的日子一天比一天、一年比一年過得好些,希望地球上的人們日子也一天比一天、一年比一年過得好些,除此別無他圖。我們黨把這一過程稱為“和平發展”,把實現和平發展的方式、方法和途徑稱為“和平發展道路”。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這條道路已莊嚴地載入黨的十七大報告中,這次全會又以“十二五”規劃建議的方式重申,足見中國共產黨人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誠意和決心。 四、如何看待中國取得的發展?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特別是近年來,中國的發展更備受國際社會關注,許多人認為中國已是發達國家,可與 酒店經紀美國平起平坐了。這種議論一方面說明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完全可以實現國家發展的,我們的選擇是對的;另一方面也說明這些人對中國的發展狀況和程度還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其實,無論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總量有多大,發展成果都要由13億人分享。目前我們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只有3800美元,世界排名在第104位左右,甚至低於不少非洲國家。按聯合國人均一天一美元的生活標準,中國今天還有1.5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即使按人均收入1200元的貧困標準,中國還有4000多萬人未脫貧。目前還有1000萬人沒有用上電,每年還要解決2400萬人的就業問題。中國人口多、底子薄,城鄉和地區發展不平衡,產業結構不合理,生產力不發達狀況沒有根本改變,無論如何都還是一個人口大國、經濟小國,一個名符其實的發展中國家。我們遇到的經濟、社會問題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最難解的課題,沒有任何驕傲自大的本錢。中國要真正發展起來,人民過上比較好的生活,還有漫長而艱辛的路要走,還需要幾代人甚至更長時間的不懈努力。即使那時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接近美歐日等西方國家,我們的經濟和生活質量也還是遠遠落在它們後面。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即使中國將來強大起來了,仍將是發展中國家的一員,仍將繼續堅定不移地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站在一起,團結合作,共同發展。這是由我們共同的歷史遭遇、共同的戰鬥友誼、共同的發展任務、共同的戰略利益決定的,絕不會因為中國自身經濟的發展和國際地位的變化而改變。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中國都始終是發展中國家最真誠、最值得信賴的朋友、兄弟和夥伴。盡管我們在同發展中國家發展關係的過程中還有需要改進和提高的地方,但中國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合作是光明磊落的,是平等相待、互利共贏、真誠友好的,所謂“新殖民主義”的帽子無論如何也戴不到中國的頭上。 五、中國發展起來後會不會在世界上爭霸?   這個擔心是沒有必要的。反對霸權主義已經寫進了中國的憲法,也寫進了中國共產黨的黨章。恐怕世界上還沒有哪個大國、哪個政黨能夠這麼做。   歷史地看,中國沒有擴張稱霸的文化和傳統。我們有幾千年以“仁”、“和”為核心的政治文化傳統,崇尚“和為貴”、“親仁善鄰”、“協和萬邦”。幾百年前,中國即使在最強大、國內生產總值佔到世界30%的時候,也沒有去搞擴張、搞霸 土地買賣權。鄭和曾率領世界上最強大的船隊七下西洋,帶去的不是血與火、掠奪與殖民,而是瓷器、絲綢和茶葉。在中國的盛唐時期,日本從中國得到的不是威脅,而是繁榮。從西漢起,中國的版圖大體上就是今天這個樣子。   現實地看,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一國的振興完全可以通過平等有序、互利互惠的國際競爭與合作實現,不需要也不可能再走挑戰國際秩序或挑戰別國的老路。世界上一些大國興衰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擴張主義的路不能走,軍備競賽的路不能走,稱霸世界是一條死路,和平發展才是唯一正確的道路。中國越發展,就越需要加強同世界各國的合作,也越需要一個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互利共贏、共同發展,是我們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對外關係中最大最深的體會,也是我們取得成功的一大法寶。這個法寶我們要牢牢抓住,絕不會丟棄。   從我們的根本政策看,不當頭、不爭霸、不稱霸,是基本國策和戰略選擇。一個國家是否威脅世界,關鍵要看它奉行什麼樣的政策。我們始終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力,絕不做稱王稱霸的事,也不尋求主導世界。鄧小平同志曾經說過,如果中國有朝一日在世界上稱霸,世界人民就應當揭露、反對並打倒它。這一點國際社會可以監督我們。   至於說中國要取代美國、稱霸世界,那是神話。政治上,我們搞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不輸出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尊重各國人民對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的選擇。經濟上,我們自己要繼續一心一意謀發展,也樂見各國繼續繁榮發展,謀求共同進步。軍事上,我們不搞軍備競賽。我們首先要考慮的是讓13億中國人穿得好一點、吃得好一點、住得好一點、出行方便一點,不可能也不願把大把大把的錢都花在軍費上。   我們自己不謀求霸權,也不會同其他國家在我們這個地區爭奪霸權,搞什麼共同霸權,或搞什麼“門羅主義”。我們奉行的是“睦鄰、安鄰、富鄰”的周邊外交政策,亞太戰略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為自身發展營造穩定、良好的周邊環境,與有關各國實現互利共贏,願意永做東盟和亞洲各國的好朋友、好鄰居、好夥伴。我們與亞洲國家簽訂的雙、多邊協議沒有任何排外條款,我們對區域合作持開放態度,我們的意圖是透明的、善意的。我們也希望有關國家在亞洲的所作所為不以防范、遏制和損害中國為目的,希望有關國家在我們中國人幾千年生存發展的這個地區,在我們 酒店經紀家門口的言行也都是善意和透明的。如果把中國的發展看做機遇,並且善於抓住這個機遇,就會從中受益。如果成天懷疑中國的地區和國際戰略意圖,把主要精力放在挑毛病、找麻煩上,就會喪失與中國合作的良機。那種要拉幫結派對付中國、遏制中國的圖謀,那種在地區國家間挑撥離間及在中國近海搞聯合軍演的做法,更是典型的冷戰思維,既不合時宜,又阻擋不了中國的發展,更會失去同中國發展合作關係的歷史性機遇,注定是行不通的。   國際上有些人說,中國有句話叫“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猜想中國宣布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在自己還不強大的情況下施展的一種陰謀詭計。其實,這是無端猜疑。這句話是鄧小平同志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講的,主要內涵是中國要保持謙虛謹慎,不當頭、不扛旗、不擴張、不稱霸,與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思想是一致的。   總之,中國是一個對世界抱有善意、行為負責、尊重別人,但不容別人欺侮的國家;一個根據自身國情不斷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重視、尊重和保護人權的國家;一個在前進道路上困難重重,但思想永不僵化,始終堅持改革開放,虛心學習別人,謀求與各國平等相待、和諧共處、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國家;一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對各國敞開心扉、坦誠相待、光明磊落,世界可以安心、放心並且有信心與之打交道的國家。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和平發展應該是歡迎而不是害怕,應該是幫助而不是阻礙,應該是支持而不是遏制,應該理解和尊重中國在和平發展進程中正當和合理的利益與關切。 六、快速發展的中國如何處理與其他國家的關係?   中國有句俗話,在同一個鍋裏吃飯,哪有鍋蓋不碰碗勺的。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國家之間難免有這樣那樣的矛盾和摩擦,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關鍵是問題出現了,本著什麼原則處理,是睚眥必報,或是小題大做,還是採取完全不同的辦法?我們處理國際關係的基本原則有這麼幾條,幾十年來證明也行之有效:一是堅持按照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展同所有國家的關係。不搞干涉內政那一套,不搞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那一套,不搞厚此薄彼、拉幫結派那一套。二是堅持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做以鄰為壑、損人利己的事,注重共同利益、發展共同利益、維護共同利益,把共同利益的蛋糕做大做好。三是堅持以求同存異、對話協商的方式解決矛盾分歧。這些年我們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美國、歐洲、日本 酒店打工以及一些新興大國都建立了戰略對話和磋商機制,就事關當今世界、事關雙邊關係的一些全局性和長期性重大問題深入交換意見,以增進相互理解、信任,尋求戰略共識,擴大共同利益,減少麻煩和波折。對於晢時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們主張先放一放,等條件和時機成熟時再說,有些問題也可以讓我們的子孫後代去解決。   有人認為,中國政府從未承諾放棄以武力方式解決臺灣問題,中國軍費也在逐漸增加,這與和平發展道路是不是相互矛盾?我的看法是,任何發展道路的選擇都不可能以犧牲國家重要利益特別是核心利益為代價。什麼是我們的核心利益?我個人理解,一是中國的國體、政體和政治穩定,即共產黨的領導、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二是中國的主權安全、領土完整、國家統一;三是中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這些利益是不容侵犯和破壞的。   臺灣問題事關中國的統一和領土完整,事關中國的核心利益,涉及13億中國人民和全體中華兒女的民族感情。在臺灣問題上,我們奉行“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決不允許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這並不是針對臺灣同胞,而主要針對少數“臺獨”分裂勢力。近年來,海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取得積極而重大進展,雙方簽訂了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這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開辟了更為廣闊的前景。但有的國家出於冷戰思維和地緣政治需要,不顧中方堅決反對,仍在堅持對臺售武,這種言而無信的做法不利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有違亞太地區和平、合作與發展潮流,應盡快予以摒棄。   中國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加強國防建設的目的是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保衛我們22000多公里的陸上邊界和18000公里的海疆,保衛我們的和平建設,而不是出於軍備競賽需要,不是為了爭奪霸權,不是追求對外擴張。國際上一些人總擔心中國將不斷增長的經濟實力轉化為軍力,這完全是杞人憂天。與美日等不少國家相比,中國的軍費水平無論總量還是人均還相當低,不會對外界構成什麼威脅。至於所謂透明度,世界上軍事絕對透明的國家並不存在。相反,幾十年來中國的軍事透明度卻在不斷提高,特別是我們的戰略意圖比許多國家特別是主要大國都要透明。比如,我們向世界公開宣示永遠不稱霸,向全世界公開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向無核國家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如果其他國家也這樣做,對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無疑是一個很大的貢獻。 烤肉七、中國如何運用日益增強的實力和影響?   中國發展的目標歸結為一句話,就是對內建立和諧社會,對外推動建設和諧世界,也就是中國首先要對13億中國人民負責,同時也對世界人民、對世界和平與發展負責,使中國發展的成果惠及國內民眾和國際社會。現在國際上對我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存在著誤解,認為中國疏於盡國際責任,不願履行國際義務。其實,從改革開放之初,我們黨就把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為三大歷史任務之一,近年來又提出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加大了對國際和地區事務的關注和投入。一是積極參與應對能源、糧食、氣候變化、恐怖主義、自然災害、傳染性疾病、金融危機等全球性問題和朝核、伊朗核、阿以衝突、蘇丹達爾富爾等地區熱點問題的解決。二是積極參與國際體係建設。中國是國際體係負責任的參與者,既是受益者,也是建設者和貢獻者。現行國際體係並非完美無缺,需要與時俱進,進行變革完善,使之更加公正合理。中國今後願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這一進程,包括參與國際規則的制定與完善,繼續承擔與國力相符的國際責任與義務。三是積極參與推進發展議程。一方面,我們集中力量解決好中國的發展問題,中國發展是世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越發展,越能惠及世界。近些年來,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10%,對國際貿易增長的貢獻率超過12%,為相關國家和地區創造了數以千萬計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中國不僅是全球發展事業的重要參與者,更是全球發展事業的重要推動者,願與世界各國一道共同推動聯合國千年發展議程,共同推動世界的繁榮與進步。 八、和平發展道路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什麼關係?   兩者可以說是“一體兩面”。一方面,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走什麼樣的發展道路,從根本上是由國家性質決定的。資本主義社會和資本貪婪的本性,決定了西方大國的崛起必然伴隨著侵略和擴張,必然充滿著血腥和暴力。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堅持人民富裕、社會公正、國家發展、世界和平的基本目標。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我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仍是社會主要矛盾。這就決定了我們必須始終把發展當做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並為此創造長期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也決定了“我們搞的社會主義是不斷發展社會生產力的社會主義,是主張和平的社會主義”(鄧小平 西裝語)。另一方面,和平發展道路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現在方方面面,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個領域,我們把對外領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叫做和平發展道路,或者說和平發展道路集中體現了對外領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屬性、基本特徵、基本內容和基本途徑。在對外領域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就是高舉和平、發展、合作旗幟,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這是我們黨把握世界發展大勢和總結中外發展經驗教訓得出的一個基本結論,是我們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時代化取得的一個重要成果,也是我國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實現科學發展的一個根本保證。 九、走和平發展道路與推動建設和諧世界是什麼關係?   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是向世界宣示我國將如何實現發展和振興,其實質是我們黨對國家發展道路與戰略的選擇。推動建設和諧世界,回答的是中國將致力於建設什麼樣的世界、什麼樣的國際秩序,其實質是我們黨的國際秩序主張與行為準則。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是推動建設和諧世界的基礎和前提;推動建設和諧世界是堅持和平發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中國堅持兩者的有機統一,既做愛國主義者,也做國際主義者。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使佔世界五分之一強的人過上較好的生活,將是對全人類的巨大貢獻,也會使這個世界因中國的存在而變得更和諧。我們向世界公開宣示和一再強調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除了表明中國和平發展的誠意外,也希望更多的國家加入到和平發展道路的行列中來。倘如此,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就離我們每個人不是很遙遠了。反過來,如果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變得更為和諧了,那麼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就能走得更為平穩和順當一些。從這個意義上講,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與推動建設和諧世界也是互為條件和相互促進的,不能人為割裂開來。 十、中國和平發展道路能不能行得通?   這條路是走得通的。全世界可以看到,過去三十多年,我們以自己的實踐打破了後起國家振興勢必掠奪、侵略、爭霸的歷史定律,開創著全球化時代靠勤勞智慧、靠合作共贏實現和平發展的全新道路。“十一五”時期這5年中國的發展更是證明和平發展道路是一條光明之路。過去的5年,是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的5年,是我國廣泛深入參與國際合作、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的5年,也是我國深化同世界各國關係、對外工作不斷取得重大成就的5年。5年來,我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圍 澎湖民宿繞中心、服務大局,搶抓機遇、化解挑戰,“辦盛會”、“戰危機”、“促發展”、“樹形象”,實現了國家利益的新發展,對外工作的新跨越。中央外事工作會議成功召開,在全面深刻認識國內國際環境發展變化的基礎上,強調我國與世界關係發生歷史性變化,提出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等一係列重大對外戰略思想,指引新時期對外工作沿著科學發展的軌道前行。   5年來,我們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通過全方位開展對外工作,努力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創造和平的國際環境和有利的外部條件。我們穩步推進與各大國、周邊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關係,同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全面發展;積極開展多邊峰會外交,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各種場合宣示我國重大政策主張,積極參與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合作,推動國際經濟體係變革進程,在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上發揮了獨特的建設性作用;“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大力開展對外經貿合作,為國內抗危機、保穩定、促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服好務;以舉辦北京奧運會、新中國成立60周年、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等重大活動為契機,加強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進一步樹立我國文明、民主、開放、進步、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在國際上廣交深交朋友,積極引導國際輿論,推動國家軟實力建設不斷深入;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堅決回擊各種分裂破壞活動,積極開展非傳統安全領域國際合作;堅持以人為本、外交為民,努力維護海外企業和公民的合法權益,同時對外開展了大量國際救援及維和活動。我們既通過廣泛開展國際合作,擴大了與各國的共同利益,推動了互利雙贏的共同發展;又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戰略對話與政策磋商,積極化解矛盾分歧和疑慮誤解。   事實證明,我們以改革開放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通過和平發展和國際合作,同世界各國普遍發展友好夥伴關係,妥善處理各種矛盾和摩擦,在國際事務中發揮建設性作用,推動國際秩序朝著公正合理方向改革,是完全能夠走出一條符合時代潮流的和平發展道路,而且這條路會越走越寬廣、越走越有希望。(本文刊登於《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輔導讀本)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12/07/c_12856420.htm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租屋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pbhdj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